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考试

栏目:专业人员能力验证 浏览量: 179

关于开展第三期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考试工作的通知

 

  一、项目背景

  2020年的9月和12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和气候雄心峰会上向世界承诺中国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度,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2021年 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要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改革建筑劳动用工制度,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同时,该方案指出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明确部署。

  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建立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达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决定开展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考核工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负责对培训和考试过程进行评价监督。

  二、培养目标

  针对碳排放项目特点,立足碳排放管理的需求,建立满足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课程体系,开展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考试项目,培养适合当下碳排放管理的专业型人才。

  三、培养对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应(往)届毕业生;从事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领域人员和有志于从事碳排放管理的各类人员等

四、主要培训内容

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大纲

双碳目标和政策解读

碳中和政策出台背景

气候变化的概念、影响、原因
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
碳中和提出的背景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碳中和与发展转型

碳中和的本质
碳中和相关技术能源转型
碳中和与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碳中和目标与实现途径

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与概念与关系
碳达峰进度要求的基本原则如何落实
碳中和的长期目标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碳中和的途径
各大行业长期减排路径

 

双碳政策与行动

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地方相关政策解读企业、
行业在行动

双碳政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
双碳目标给重点行业带来的变化
绿色技术应用的空间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双碳战略规划
企业碳管理战略
国内外碳减排跟踪研究及应对
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储备
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
企业宣传和品牌建设

  

企业碳排放核算

核算报告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碳核查提供数据基础
全国碳市场的建设
MRV 体系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体系

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
纳入范围
标准体系
MRV 原则

核算基本方法与原理

术语介绍
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
核算指南正文主要内容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完整工作流程
核算边界
识别排放源
核算方
法收集活动水平数据
水平数据来源
选取合理的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
质量保证与文件存档
核算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分析

碳排放监测计划制定与审核

监测计划的政策依据
监测计划的作用
监测计划的填报要求要求及示例
监测计划的修订
监测计划的审核监测计划总结

企业数据报送流程和内容

覆盖行业及代码
数据报送总体要求

企业碳核查与能源管理

核查程序与流程

核查的定义
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
国家核查方法学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解读核查的作用
核查的工作原则
核查的流程

 


核查内容与重点

核查内容

企业的注意事项

文件评审核查报告编制
内部技术评
审核查报告交付

核查遇到的典型问题

核查总结
ISO50001 系列标准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意义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评审
确定主要能源使用(SEU)

能源基准(EnB)应用和调整

能源目标指标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能源管理运行准则

能源绩效
ISO50006 能源管理系统标准

界定能源绩效参数测量的边界
能源绩效参数边界的划分过程注意事项确定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绩效参数的使用者

能源绩效参数的类型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
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变化的类型

碳足迹量化与报告

ISO14064 组织碳足迹量化与报告

ISO14064 被定义成三个单独的标准ISO14064-1 核心术语与定义—与 GHG 相关的术语
ISO14064-1 核心术语与定义—组织、相关方和核查相关的术语
ISO14064-1 组织碳足迹量化和报告原则ISO14064-1 组织碳足迹量化步骤与要求组织碳足迹量化步骤—S1 设定组织边界GHG 清册类别
GHG 排放和移除
组织碳足迹量化步骤—S3 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的量化
常见的 GHG 排放源—产品的使用
GHG 量化模型的选择与开发模型的开发示例
案例分析




组织碳足迹量化步骤—S4 编制 GHG 清册组织碳足迹报告要求-GHG 报告策划
组织碳足迹报告要求-GHG 报告必需信息组织碳足迹报告要求-GHG 报告结构
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小结

ISO14067 产品碳足迹量化与报告

产品碳足迹量化和报告
可口可乐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盘查碳足迹的优点
ISO 14067 核心术语和定义案例分析
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

企业降低碳排放的途径和方法

节能与能效提升
发展非化石能源
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应用比例
寻找替代产品
循环经济与回收利用
碳汇
CCUS 和 CCS 解析

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

碳交易原理与碳定价

碳排放交易的基本原理
碳排放交易的功能

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中国碳市场建设历程
全国碳市场建设时间安排
全国碳市场建设
国家碳市场建设基本考量
全国碳市场政策框架体系
《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解读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解读
《全国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解读

碳市场配额核定方法

碳配额分配的实质
配额分配的总体方案
配额分配的方法
行业基准法的基本框架

中国自愿减排CCER 项目开发

自愿减排量开发流程方法学简介
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概述
项目设计文件-主要内容
项目审定
自愿减排项目示例分析

碳资产管理方法与策略

企业碳管理的主要内容碳交易管理
企业实施碳资产管理的原因

  五、培训形式

  线上视频授课

  考前培训课时数量:36课时。

  考前培训学时达标者可参加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六、报考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并经考前培训学时达标,可以申请参加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考试:

  具有中专及同等学历,从事能源、节能减排、环境管理、建筑工程等相关工作满5年及以上。

  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或取得非相关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能源、节能减排、环境管理、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工作满2年及以上。

  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能源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非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能源、节能减排、环境管理、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

  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能源等相关专业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以上学位。

  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人员等。

  从事能源、节能减排、环境管理、建筑工程等相关行业工作满8年。

  七、考试安排

  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每年举办四期,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的月末。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采取线上考试形式,线上考试试卷类型为综合试卷类型,

  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组成,线上考试试卷分值为150分,90分为及格。

  考试内容: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分为《碳排放管理理论》和《碳排放管理实务》两部分组成。

  考试平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官网。


考试详情

岗位

考试形式

日期

考试时间

科目

涉及科目

碳排放管理师

线上考试

2022年

7月30日

14:00-16:00

(120 分钟)

 

 

《碳排放管理理论》
《碳排放管理实务》

双碳目标政策企业
碳排放核算企业
碳核查与能源管理
碳足迹量化与报告
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


八、培训和考试工作计划 

内容

时间

报名截止

2022 年 7 月 25 日

提交报名材料截止

2022 年 7 月 26 日

考前学时统计截止

2022 年 7 月 26 日 下午 23:30

考试

2022 年 7 月 30 日下午

公布考试成绩

2022 年 8 月 30 日

颁发证书

2022 年 9 月 29 日

  九、报名资料

  报名材料:二寸免冠蓝底彩色电子版照片、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审核表、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学历证复印件、学位证复印件、工作证明及其他满足报名条件的证明材料。

  十、组织实施

  指导和评价监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

  十一、费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以下费用包含:考前培训费、考试费用、资料费、评定费用、证书制作费、组织管理等费用。

  《碳排放管理师》总计费用6800元/人(人民币:陆仟捌佰元整)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请于培训前汇至如下账户(也可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

  收款单位:北京金坤科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支行

  账    号:0200 2682 0920 0013 428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亚成

  电  话: 18618445566  (微信同号)